基地负责人:李文秀 教授
基地总顾问:乃华教授 魏作磊教授 汪前元教授 陈柏福教授 范香梅教授
方向负责人:刘艳教授 吴立军副教授 倪红福副研究员
广东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是2020年2月获批的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基地主要围绕“服务贸易可持续竞争力”、“ 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可持续发展”和“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这三大领域开展研究,研究基地以提升服务贸易可持续竞争力、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和广东自由贸易区发展为引领,致力于服务贸易理论创新与前瞻性应用研究,聚焦广东省服务贸易发展的实际及差异化政策需求,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格局中,为广东外贸强省建设出谋划策。多年来,研究基地在全球价值链、服务贸易与产业竞争力等诸多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研究基地成立以来,在国际SSCI、SCI一区、二区收录期刊以及国内《经济学家》《财贸经济》、《中国软科学》、《国际金融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国家级课题立项6项;横向课题10余项,横纵向科研经费100多万元;开展暑期夏令营和短期课程班各1次。
研究方向一:服务贸易科持续竞争力
在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格局中,不仅探讨广东省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问题,更是前瞻性研究广东省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构建分类合理、数量合适、方法创新的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力促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协调发展,完善双轮平衡驱动格局。该研究方向的研究结论,为广东省保持外贸大省和经济强省的地位,提供相关理论分析和短板识别,为地方政府供给服务贸易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提供理论导引。
研究方向二: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可持续发展
运用产业内贸易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以广东省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活动及其影响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省自贸区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现状、路径、效应,落脚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本方向将从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理论基础入手,剖析广东省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现状与路径,并在此基础上以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省自由贸易区为例,从理论与经验双层面探讨粤港澳和广东省自贸区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同时在全国最新一轮服务业对外开放背景下,本方向尝试为进一步优化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和自贸区服务贸易体制机制创新的政策与实践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
研究方向三: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体系
在金融供给侧改革大格局下, 结合服务贸易具有无形性、不可存储和即时性的特点,利用“一带一路”大环境下创新跨境服务贸易融资的新模式。建立服务贸易的大数据平台,加强数据的行业标准化和确保交易平台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在完善服务贸易数据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根据供应链网络不同节点上的需求设计具有授信支持、结算、理财、政府补贴等功能性综合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在金融创新的支持下,研究服务贸易结构性调整及业务创新的可能范畴。前瞻性研究广东省区域服务贸易金融支持地方支持体系。该研究方向的研究结论,为广东省地方特色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体系的确立,提供企业服务贸易金融需求分析基础,供应链金融产品设计方案以及大数据跨境分析和背书,最终与当地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风险控制和监控体系,为地方政府制定金融产业和贸易服务融合的政策提供综合性、动态及时的导引。